回想起大學時是怎麼學習的呢?那時候老師們用的投影片是真正的slide,是一張張A4透明塑膠片不是現在用的簡報軟體。投影片多半是黑白且簡陋的圖,不會有動畫,也不會有雷射光點指著圖說從哪裡到哪裡的變化。就這麼口述著,而我在台下看著圖,想像著老師描繪的世界。當然,很多都聽不懂,課後也不會有投影片可以下載這回事(是可以影印但很少人這麼做)。整門課的學習就是上課、自己看書跟同儕討論。
而現在換我站在台上,彩色精美且摘要重點的投影片是我上課必備之物,但這個改變似乎並無法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好。當然學習成效有很多因素影響,只是我突然很想知道:如果改成以前老師的上課模式,那會怎麼樣呢~~
- 潘朵拉 學習真的必須靠自律,也必須要耐受得住寂寞.......我所遇到以前教過我的老師,幾乎上課都中規中矩,再枯燥的課程,我們不也是鼻子摸摸,呵欠打打還是奮力的集中精神撐大眼睛,因為普遍大家都賣乖,自己一不留神便遠遠落後進度了,不想成為異類,就要適時的自動上發條.......現在當老師,幾乎要能在課堂中說學逗唱,就差載歌載舞了,適時地要在學生專注力下降時,補上一劑強心針,要亦師亦友,恩威並濟才能勉強收到反饋的成效......
每個世代大有不同,曾看過一幅畫是孔老夫子採側躺姿勢教學,學生們跪坐著聽課(只是不知可信度如何),而在往後到了私塾時期,夫子與學生皆採坐姿在課堂間,而近代...學生坐著,老師站著.......往後,或許學生採側躺,而老師得跪著了吧XD - 江敦育 不同的科目,有不同的授課方法。
我寫板書,寫了十六、七年(畫法律關係圖),靠的是嘴巴裡講出來的內容。
嚴格來說,上課要豐富、生動、精彩,得靠真本事!
除了真本事,其他都是輔助;本末倒置者,便流於譁眾取寵。 - Ian Tsai ☆思考☆是老師最難教的科目。
比如說,生心在整個心理學的位置在那裡?對於了解(人),他提供了那些角度與方法? 你可以將"生心"換成任何一個科目。
老師應該要問個好問題,然後沿途灑點麵包屑屑,提供學生思考與"挖!"原來如此的樂趣。
只是這樣的老師,還能見容與這個世道嗎?
現在的年輕人,以後一個人要養四個人,所以蔡老師要多費心,提昇他們的競爭力 - Felix Wu 我印象中當時大多數的老師還是用板書講課,用透明塑膠投影片的老師不太多; 對我來說, 用透明塑膠投影片的課會讓我非常專心, 因為老師換片的速度很快, 又不給copy, 沒"用力"上課就完了, 這種有壓力的學習通常也會大大增加學習動機, 生怕一不注意就被當, 來個擋修、1/2或是2/3. 不過現在時代環境不同了, 我想很多老師在不知不覺中都已經把學生給寵壞了, 多年下來, 當學生畢業後到社會上工作時, 往往會有習慣式的投射效應, 覺得公司和主管都"應該"主動提供無憂無慮的環境, 但在講究高度競爭與淘汰的企業界裏並非如此, 所以經常會有適應不良的問題產生.
- 黃鈺彬 老師的用心,對於用功的學生而言,有如為虎添翼;但對於睡覺的學生來說猶如泥牛入海.前者會有加乘的效果,出來的結果可以是無限大的.但是後者的被乘數是零,乘以再怎麼大的數還是零. 若干年後會憶起師恩的,一定是前者,不會是後者.能夠榮耀老師的,也一定是前者,不會是後者. 老師, 請您別灰心.在有限的用功學生中,一定有人會因您的幫助創造出無限可能成就的~而您就那個最重要的~"乘號X"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